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21跨境電商物流大調查 -4大模式、6大關鍵 完善物流大公開

2021跨境電商物流大調查 -4大模式、6大關鍵 完善物流大公開

Comment by CXO CLUB:
初入跨境電商市場首度面臨的便是物流資訊或資源不足的問題,首先要確認的便是商業模式的定調及目標,您是屬於新進業者?或是能穩定出貨的中型企業?抑或者跨境決心明確需要大量寄倉甚至獨立開倉?

*台灣跨境電商仍處於發展初期
有許多有跨境意願的業者,在跨境路途中觸及不同層面的痛點,無論是尚未有機會進行跨境商業模式,或者少了些資源或管道成功登陸,抑或者有意願與想法但少了點勇氣…,都能藉由透過不同形式的資源共享或媒合服務,互通有無,善用多元切角觸及跨境電商領域,了解整體運營模式,就能讓跨境生意變簡單了。

*國際快遞及物流公司兩大首選
現今市面上亦出現如Goodmaji…等,結合國際快遞公司及物流服務的優勢,快速又提供整合性服務,或是藉由CXO CLUB的引薦,也能有機會介接上多元的跨境物流模式,符合初試啼聲的跨境需求者。

在未爆發疫情前,全球線上購物已夯到不行,一場疫情雖推升買氣,卻也嚴重打亂市場供需秩序。2020年3月陸續傳出AmazonFBA爆倉消息,加上醫療及防疫物資先行的政策,Amazon賣家單靠FBA模式在這種情勢下有單送不出、有貨進不了倉,爆發的商機看得到、卻吃不到,更引來買家不良的服務體驗。

順暢的物流是消費者服務體驗相當重要的一環,企業須掌握物流眉角,方能在電商領域一拓藍海。

四大物流模式跨境電商好幫手

跨境電商物流是交易的最後一哩路,也攸關買家、消費者的服務體驗。根據2021年4月底、由IEAT最新發布的《2021跨境拚電商,物流大導遊》專刊,其中元智大學助理教授朱訓麒指出,跨境賣家不論以何種倉儲模式,將產品送到買家手上有4種運送方法:

模式1》直郵-低風險、高成本,適合新進業者

「直郵」是直接把貨品從國內直接運送給國外買家,通常是產品價格高、毛利高、體積小的產品,或難以預測各地區銷量,難以大量生產而接受客訂的產品。直郵的好處是統一庫存,缺點是每次皆以國際運送,耗時、運送成本高。

模式2》第三方海外倉低成本、高效率,適合中大型賣家

海外倉可做為供應商在海外服務據點或發貨中心,提供賣家在倉儲以外的多種額外服務,如退貨處理等,適用能預期地區銷量的前置倉儲需求,以就近提高遞送效率,亞馬遜提供的FBA(FulfillmentbyAmazon)就是這類服務。

模式3》自有海外倉高彈性、低效率

賣家也可自建海外倉,稱為FBM(FulfillmentbyMerchant),此模式可獲得較便宜的倉儲成本,但單一效率不FBA,搭配FBA能大幅提升彈性及效率。

模式4》集貨配送低成本、低門檻,適合小型賣家

賣家端的集貨配送,通常發生在大量散貨集中前往特定的國家,可以先匯集在國內、再統一運送出國;如此一來,賣家只需要掌握國內段的運送環節,國際段則交由專業的代理商、集運物流商跨國運送完成即可。例如,蝦皮、Pinkoi等電商平台就針對國際賣家提供前往共同國家的集運服務。朱訓麒指出,這4種模式對應的服務商包括:國際快遞、EMS、郵政包裹、物流公司等,但賣家通常會依照運送區域、產品屬性、貨價,甚至是整體經營戰略搭配運用。

九大發現牽動跨境電商大戰略

同樣根據《2021跨境拚電商,物流大導遊》專刊、針對149家供應商的問卷調查顯示,朱訓麒剖析其中的九大發現,其實隱藏著台灣企業發展跨境電商的路徑與物流偏好。

現象1》台灣跨境電商仍處於發展初期

調查顯示,近6成受訪者從2018年進入跨境電商市場,高達84.2%是5人以下的微型企業,總交易額在新台幣100萬元以下占54.5%、新台幣1,000萬元以上僅16.9%,呈規模小、經驗淺的新興族群。

現象2》貿易去中間化非全然正確

在受訪者中,有35.3%的業者為製造商,58.2%為貿易商,顯示貿易商以其慣有經驗與彈性,積極介入跨境電商市場,而非依跨境電商去中間化的銷售特性所推論,貿易商在這場新型戰役中並未缺席。

現象3》B2B是B2C的2

在受訪者中,有64.7%的業者為B2B銷售,35.3%是B2C銷售。可見儘管近年B2B已往B2C模式移動,因B2B為台灣廠商強項,比例仍高,也意謂著在B2C領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
現象4》物流成本比重不低

有高達91.1%的企業認為物流是非常重要的環節,占跨境電商營收比重6%∼10%的企業有31%,排名第一(圖1),物流費用確實成為扼殺市場商機的重要因素。

現象5》市場北美獨大,使用亞馬遜最多

在受訪者中,經營跨境電商市場呈現北美獨大現象,占33.1%;歐盟排第二,占14%;而採用的平台中,以亞馬遜比例最高,占26.5%(圖2),台灣企業跟隨亞馬遜在北美及歐洲開疆闢土的意味十分明顯。

現象6》國際快遞及物流公司兩大首選

在物流服務上,首推國際快遞,占31%,第二為物流服務公司,占24%(圖3);前者講求快速,符合電商需求,後者則提供整合性服務,成本較低,受賣家青睞。

現象7》4成5業者採用FBA

在調查中,有33%還沒有使用海外倉,但在67%有使用海外倉業者中,有高達43%採用亞馬遜的FBA(圖4),也反映本調查眾多亞馬遜賣家對FBA服務的依賴。

現象8》價格太貴是物流的最大痛點

受訪者在物流上有什麼痛點?根據調查,前五大痛點是價格太貴(20%)、詢價太花時間(9.5%)、物流商專業不足(7.9%)、逆物流困難(7.7%)、對各國法規不熟(7.4%)。而價格太貴的首要痛點,顯示業者對價格敏感度高,太花時間詢價也無形中造成經營負擔。(圖5)

現象9》高度缺乏跨境電商物流資訊

再進一步探討業者所需物流協助,業者期盼獲得一站式比價資訊,占21.7%;其次則為需要更多物流業者資訊,占19.6%,滿足多元跨境電商物流選擇需求(圖6)。

6個關鍵讓物流快易通

在調查中,提到五大物流痛點,要怎麼避免或降低成本,在《2021跨境拚電商,物流大導遊》專刊裡,專家群也提供了6個完善物流的關鍵。

關鍵1》避免卡關掌握商品的各國通關規範

萬泰物流電商專案經理潘偉閎依經驗指出,想做跨境電商的企業,有些對目標市場的商品統一分類代碼(HSCode)是什麼都不清楚,更不用說相關通關規範,容易出現卡關問題。

關鍵2》成本計算依銷售型態精準控制物流費用

獅威物流總經理曾偉華指出,銷售類型決定了物流模式,不管是先賣後寄,還是先寄後賣,都有不同的對應物流途徑與成本。若台灣商品價值不高,要將產品銷售到歐美國家,光是物流成本就占售價大半,一定要在銷售類型、物流模式及包裝上下功夫。

關鍵3》快速詢價集貨式物流減少瑣碎事務

曾偉華指出,透過集貨式海運物流服務,供應商只要給予商品尺寸、重量,當天供應商就能獲知物流費用,減少供應商詢價與等待時間,也盡可能降低物流成本。

關鍵4》不怕退貨依商品特性做逆物流規劃

好好物流電商部經理林俊瑋指出,逆物流的需求有兩種,其一是整批退貨、打算退出市場;其二是買家退貨導致。以歐美市場來說,退回台灣運費太貴,供應商不會退回台灣,而是選擇在當地進行拋售、銷毀或重包裝。

關鍵5》資訊整合找對接電商平台物流商

多位物流專家都建議,供應商可尋求與對接平台商所認可或規範的物流服務商進行合作,彼此相對都了解平台或物流規則,當有疑義時也相對較有保障。

關鍵6》多站整合優化物流體驗提升滿意度

UPS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洪毅指出,當企業發展到多平台、多站點銷售階段時,就必須更專注在客戶良好體驗的維繫上,對此,UPSMarketplaceShipping提供的「1對多」物流服務方案,就更顯重要性,可解決賣家經營多個跨境電商平台時,面臨的複雜物流問題。

文章轉載自《貿易雜誌》第359期